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初中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体现了( )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2.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佳期,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开始为佳。这些都说明了心理发展存在(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
A.6、7~11、12岁 B.8、9~11、12岁
C.14、15~18、19岁 D.11、12~14、15岁
4.“急中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5.《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孤僻内向。其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以下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
B.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特殊行为
C.课堂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D.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消极行为
7.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 )的基本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伯尔的认知观
8.提问“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训练。
A.发散思维 B.抽象思维
C.头脑风暴 D.推测与假设
9.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 )
A.学习压力 B.学习兴趣
C.学习期待 D.学习知识
10.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
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二、案例分析题
1.小张是刚分配到学校的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他认真工作,努力备课,但还是感觉备课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他找来大量有经验教师的示范课教案,如获至宝,认真钻研。
(1)你认为他会成功吗?为什么?
(2)备课要做好哪些工作?
(3)如何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的三个“法”的?
2.小明同学是班主任陈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就经常紧张、头发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
请分析小明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作为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2.C【解析】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题干描述的正是不同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故答案选C项。
3.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4.C【解析】“急中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突发情况时,快速决定,做出智慧的反应,这是应激的过程。
5.D【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抑郁质。
6.B【解析】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在:(1)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2)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消极行为;(3)课堂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7.A【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一种官能的改进也能增强其他的官能。
8.A【解析】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等。其中,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比如,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办什么事。因此,答案为A项。
9.C【解析】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基本成分。
10.C【解析】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则C项的说法不恰当。
二、案例分析题
1.(1)我认为材料中的小张会成功,因为他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并且努力备课,还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钻研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从中汲取有效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因此,就教学这方面来讲,小张会成功的。
(2)备课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①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应当是全面的。③设计教法: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
(3)“教学有法”是指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有规律可遵循,有法则可遵守,有模式可遵照,是有可以掌握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的。“教学有法”中的“法”指的就是教学活动自身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教无定法”是我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无定法”中的“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贵在得法”指的是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技巧等恰如其分、灵活巧妙地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贵在得法”中的“法”指的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技巧等,即科学化的教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做到“得法”就要选择和运用好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自身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2.(1)小明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
(2)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①改变错误认知: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的期望过高,担心临场发挥不正常,考上不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或是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源的影响。不少学生是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如“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命运”“考不好无法对自己的父母交代”,而增加了对考试的畏惧感。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可以帮助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
②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避免题海战术给大脑带来过度疲劳。
③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如由易到难,切忌死绞难题,合理分配时间等。
④调控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焦虑转移法、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利用对抗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使神经过敏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模拟训练法(实际模拟考试情绪,让学生切身体会)等。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